Statement Summary Tables
针对 SQL 性能相关的问题,MySQL 在 performance_schema
提供了 statement summary tables,用来监控和统计 SQL。例如其中的一张表 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,提供了丰富的字段,包括延迟、执行次数、扫描行数、全表扫描次数等,有助于用户定位 SQL 问题。
为此,从 3.0.4 版本开始,TiDB 也提供系统表 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,从 3.0.8 开始提供系统表 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_history
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张表,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排查 SQL 性能问题。
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是 performance_schema
里的一张系统表,它把 SQL 按 SQL digest 和 plan digest 分组,统计每一组的 SQL 信息。
此处的 SQL digest 与 slow log 里的 SQL digest 一样,是把 SQL 规一化后算出的唯一标识符。SQL 的规一化会忽略常量、空白符、大小写的差别。即语法一致的 SQL 语句,其 digest 也相同。
例如:
SELECT * FROM employee WHERE id IN (1, 2, 3) AND salary BETWEEN 1000 AND 2000;
select * from EMPLOYEE where ID in (4, 5) and SALARY between 3000 and 4000;
规一化后都是:
select * from employee where id in (...) and salary between ? and ?;
此处的 plan digest 是把执行计划规一化后算出的唯一标识符。执行计划的规一化会忽略常量的差别。由于相同的 SQL 可能产生不同的执行计划,所以可能分到多个组,同一个组内的执行计划是相同的。
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用于保存 SQL 监控指标聚合后的结果。一般来说,每一项监控指标都包含平均值和最大值。例如执行延时对应 AVG_LATENCY
和 MAX_LATENCY
两个字段,分别是平均延时和最大延时。
为了监控指标的即时性,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里的数据定期被清空,只展现最近一段时间内的聚合结果。清空周期由系统变量 tidb_stmt_summary_refresh_interval
设置。如果刚好在清空之后进行查询,显示的数据可能很少。
因为 TiDB 中的很多概念不同于 MySQL,所以 TiDB 中 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的表结构与 MySQL 中的有很大区别。
以下为查询 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的部分结果:
SUMMARY_BEGIN_TIME: 2020-01-02 11:00:00
SUMMARY_END_TIME: 2020-01-02 11:30:00
STMT_TYPE: select
SCHEMA_NAME: test
DIGEST: 0611cc2fe792f8c146cc97d39b31d9562014cf15f8d41f23a4938ca341f54182
DIGEST_TEXT: select * from employee where id = ?
TABLE_NAMES: test.employee
INDEX_NAMES: NULL
SAMPLE_USER: root
EXEC_COUNT: 3
SUM_LATENCY: 1035161
MAX_LATENCY: 399594
MIN_LATENCY: 301353
AVG_LATENCY: 345053
AVG_PARSE_LATENCY: 57000
MAX_PARSE_LATENCY: 57000
AVG_COMPILE_LATENCY: 175458
MAX_COMPILE_LATENCY: 175458
...........
AVG_MEM: 103
MAX_MEM: 103
AVG_AFFECTED_ROWS: 0
FIRST_SEEN: 2020-01-02 11:12:54
LAST_SEEN: 2020-01-02 11:25:24
QUERY_SAMPLE_TEXT: select * from employee where id=3100
PREV_SAMPLE_TEXT:
PLAN_DIGEST: f415b8d52640b535b9b12a9c148a8630d2c6d59e419aad29397842e32e8e5de3
PLAN: Point_Get_1 root 1 table:employee, handle:3100
表的字段介绍
SQL 的基础信息:
STMT_TYPE
:SQL 语句的类型SCHEMA_NAME
:执行这类 SQL 的当前 schemaDIGEST
:这类 SQL 的 digestDIGEST_TEXT
:规一化后的 SQLQUERY_SAMPLE_TEXT
:这类 SQL 的原 SQL 语句,多条语句只取其中一条TABLE_NAMES
:SQL 中涉及的所有表,多张表用,
分隔INDEX_NAMES
:SQL 中使用的索引名,多个索引用,
分隔SAMPLE_USER
:执行这类 SQL 的用户名,多个用户名只取其中一个PLAN_DIGEST
:执行计划的 digestPLAN
:原执行计划,多条语句只取其中一条的执行计划
执行时间相关的信息:
SUMMARY_BEGIN_TIME
:当前统计的时间段的开始时间SUMMARY_END_TIME
:当前统计的时间段的结束时间FIRST_SEEN
:这类 SQL 的首次出现时间LAST_SEEN
:这类 SQL 的最后一次出现时间
在 TiDB server 上的执行数据:
EXEC_COUNT
:这类 SQL 的总执行次数SUM_LATENCY
:这类 SQL 的总延时MAX_LATENCY
:这类 SQL 的最大延时MIN_LATENCY
:这类 SQL 的最小延时AVG_LATENCY
:这类 SQL 的平均延时AVG_PARSE_LATENCY
:解析器的平均延时MAX_PARSE_LATENCY
:解析器的最大延时AVG_COMPILE_LATENCY
:优化器的平均延时MAX_COMPILE_LATENCY
:优化器的最大延时AVG_MEM
:使用的平均内存,单位 byteMAX_MEM
:使用的最大内存,单位 byte
和 TiKV Coprocessor Task 相关的字段:
COP_TASK_NUM
:每条 SQL 发送的 Coprocessor 请求数量AVG_COP_PROCESS_TIME
:cop-task 的平均处理时间MAX_COP_PROCESS_TIME
:cop-task 的最大处理时间MAX_COP_PROCESS_ADDRESS
:执行时间最长的 cop-task 所在地址AVG_COP_WAIT_TIME
:cop-task 的平均等待时间MAX_COP_WAIT_TIME
:cop-task 的最大等待时间MAX_COP_WAIT_ADDRESS
:等待时间最长的 cop-task 所在地址AVG_PROCESS_TIME
:SQL 在 TiKV 的平均处理时间MAX_PROCESS_TIME
:SQL 在 TiKV 的最大处理时间AVG_WAIT_TIME
:SQL 在 TiKV 的平均等待时间MAX_WAIT_TIME
:SQL 在 TiKV 的最大等待时间AVG_BACKOFF_TIME
:SQL 遇到需要重试的错误时在重试前的平均等待时间MAX_BACKOFF_TIME
:SQL 遇到需要重试的错误时在重试前的最大等待时间AVG_TOTAL_KEYS
:Coprocessor 扫过的 key 的平均数量MAX_TOTAL_KEYS
:Coprocessor 扫过的 key 的最大数量AVG_PROCESSED_KEYS
:Coprocessor 处理的 key 的平均数量。相比avg_total_keys
,avg_processed_keys
不包含 MVCC 的旧版本。如果avg_total_keys
和avg_processed_keys
相差很大,说明旧版本比较多MAX_PROCESSED_KEYS
:Coprocessor 处理的 key 的最大数量
和事务相关的字段:
AVG_PREWRITE_TIME
:prewrite 阶段消耗的平均时间MAX_PREWRITE_TIME
prewrite 阶段消耗的最大时间AVG_COMMIT_TIME
:commit 阶段消耗的平均时间MAX_COMMIT_TIME
:commit 阶段消耗的最大时间AVG_GET_COMMIT_TS_TIME
:获取 commit_ts 的平均时间MAX_GET_COMMIT_TS_TIME
:获取 commit_ts 的最大时间AVG_COMMIT_BACKOFF_TIME
:commit 时遇到需要重试的错误时在重试前的平均等待时间MAX_COMMIT_BACKOFF_TIME
:commit 时遇到需要重试的错误时在重试前的最大等待时间AVG_RESOLVE_LOCK_TIME
:解决事务的锁冲突的平均时间MAX_RESOLVE_LOCK_TIME
:解决事务的锁冲突的最大时间AVG_LOCAL_LATCH_WAIT_TIME
:本地事务等待的平均时间MAX_LOCAL_LATCH_WAIT_TIME
:本地事务等待的最大时间AVG_WRITE_KEYS
:写入 key 的平均数量MAX_WRITE_KEYS
:写入 key 的最大数量AVG_WRITE_SIZE
:写入的平均数据量,单位 byteMAX_WRITE_SIZE
:写入的最大数据量,单位 byteAVG_PREWRITE_REGIONS
:prewrite 涉及的平均 Region 数量MAX_PREWRITE_REGIONS
:prewrite 涉及的最大 Region 数量AVG_TXN_RETRY
:事务平均重试次数MAX_TXN_RETRY
:事务最大重试次数SUM_BACKOFF_TIMES
:这类 SQL 遇到需要重试的错误后的总重试次数BACKOFF_TYPES
:遇到需要重试的错误时的所有错误类型及每种类型重试的次数,格式为类型:次数
。如有多种错误则用,
分隔,例如txnLock:2,pdRPC:1
AVG_AFFECTED_ROWS
:平均影响行数PREV_SAMPLE_TEXT
:当 SQL 是COMMIT
时,该字段为COMMIT
的前一条语句;否则该字段为空字符串。当 SQL 是COMMIT
时,按 digest 和prev_sample_text
一起分组,即不同prev_sample_text
的COMMIT
也会分到不同的行
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_history
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_history
的表结构与 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完全相同,用于保存历史时间段的数据。通过历史数据,可以排查过去出现的异常,也可以对比不同时间的监控指标。
字段 SUMMARY_BEGIN_TIME
和 SUMMARY_END_TIME
代表历史时间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。
排查示例
下面用两个示例问题演示如何利用 statement summary 来排查。
SQL 延迟比较大,是不是服务端的问题?
例如客户端显示 employee 表的点查比较慢,那么可以按 SQL 文本来模糊查询:
SELECT avg_latency, exec_count, query_sample_text
FROM performance_schema.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WHERE digest_text LIKE 'select * from employee%';
结果如下,avg_latency
是 1 ms 和 0.3 ms,在正常范围,所以可以判定不是服务端的问题,继而排查客户端或网络问题。
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avg_latency | exec_count | query_sample_text |
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1042040 | 2 | select *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='eric' |
| 345053 | 3 | select * from employee where id=3100 |
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2 rows in set (0.00 sec)
哪类 SQL 的总耗时最高?
假如上午 10:00 到 10:30 的 QPS 明显下降,可以从历史表中找出当时耗时最高的三类 SQL:
SELECT sum_latency, avg_latency, exec_count, query_sample_text
FROM performance_schema.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_history
WHERE summary_begin_time='2020-01-02 10:00:00'
ORDER BY sum_latency DESC LIMIT 3;
结果显示以下三类 SQL 的总延迟最高,所以这些 SQL 需要重点优化。
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sum_latency | avg_latency | exec_count | query_sample_text |
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| 7855660 | 1122237 | 7 | select avg(salary) from employee where company_id=2013 |
| 7241960 | 1448392 | 5 | select * from employee join company on employee.company_id=company.id |
| 2084081 | 1042040 | 2 | select * from employee where name='eric' |
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+
3 rows in set (0.00 sec)
参数配置
statement summary 功能默认关闭,通过设置系统变量打开,例如:
set global tidb_enable_stmt_summary = true;
statement summary 关闭后,系统表里的数据会被清空,下次打开后重新统计。经测试,打开后对性能几乎没有影响。
还有两个控制 statement summary 的系统变量:
tidb_stmt_summary_refresh_interval
: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的清空周期,单位是秒 (s),默认值是1800
。tidb_stmt_summary_history_size
: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_history
保存每种 SQL 的历史的数量,默认值是24
。
statement summary 配置示例如下:
set global tidb_stmt_summary_refresh_interval = 1800;
set global tidb_stmt_summary_history_size = 24;
以上配置生效后,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
每 30 分钟清空一次,events_statements_summary_by_digest_history
保存最近 12 小时的历史数据。
以上两个系统变量都有 global 和 session 两种作用域,它们的生效方式与其他系统变量不一样:
- 设置 global 变量后整个集群立即生效
- 设置 session 变量后当前 TiDB server 立即生效,这对于调试单个 TiDB server 比较有用
- 优先读 session 变量,没有设置过 session 变量才会读 global 变量
- 把 session 变量设为空字符串,将会重新读 global 变量
由于 statement summary tables 是内存表,为了防止内存问题,需要限制保存的 SQL 条数和 SQL 的最大显示长度。这两个参数都在 config.toml 的 [stmt-summary]
类别下配置:
- 通过
max-stmt-count
更改保存的 SQL 种类数量,默认 200 条。当 SQL 种类超过max-stmt-count
时,会移除最近没有使用的 SQL。 - 通过
max-sql-length
更改DIGEST_TEXT
和QUERY_SAMPLE_TEXT
的最大显示长度,默认是 4096。
目前的限制
Statement summary tables 现在还存在一些限制:
- 查询 statement summary tables 时,只会显示当前 TiDB server 的 statement summary,而不是整个集群的 statement summary。
- TiDB server 重启后 statement summary 会丢失。因为 statement summary tables 是内存表,不会持久化数据,所以一旦 server 被重启,statement summary 随之丢失。